2014年6月7日早八点半,由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的37名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开始了此次游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之旅。参观国博不仅实现了同学们渴望深入全面了解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文化的心愿,而且在参观过程中也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和风土人情,并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提高同学们艺术鉴赏认知水平的同时,亦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
此次参观分为三个部分:中法建交五十年卢浮宫画展、小品大艺明清扇面展以及自由参观。
在参观卢浮宫画展时,毕加索的名画《斗牛士》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并且激发了世界各国同学们表达自身观点、与不同国别学生交流个人艺术感受的热情。画作中变形了的斗牛士很难让人辨认出其原本的身份。
来自俄罗斯的费兰花同学辨认出画中斗牛士左手的剑和右手的雪茄,并且向同学们解释说人物头上所佩戴的发网是斗牛士的惯用着装特征。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卡纳同学用流利的中文说:“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艺术理解不同,因而对画作的看法也不一样。但是优秀的作品正是有着这样的特质,给每个观看者的印象不同,因而想象的空间也大。而庸俗的大众化作品正好相反,每个人都看得懂,理解也是一样的,因此索然无味。”
明清扇面展无疑为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意趣提供了切入点,领队的中国学生阐述了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带领同学们参观精美雅致的明清扇面,增进了国际学生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认知和鉴赏力,在自然和谐的交流氛围中将国际交流与文化理解诠释得淋漓尽致。国际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中国同学的讲解,表现出对中国古典文化浓厚的兴趣,并且从中领会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意趣和精神生活。
最令大家惊叹的展览莫过于“友好往来,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受赠礼品展”。此展厅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外交赠品,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独特文化艺术,凝结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深厚友谊,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参观此展厅的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国家赠送给中国的礼品,并且热情地向同游的伙伴解释其背后的文化涵义,向身边的同学展示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世界风情画卷。
此次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参观国博活动的圆满落幕在提升同学们艺术鉴赏力的同时,也让大家能够分享各自人生经历、共同品评艺术展览、传播本国优秀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增进了国际交流、加强了相互间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